CLOSE

合作热线
0572-2961695
关注我们
新闻资讯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台积电先进封装,芯片产业的未来?

2021-12-28 09:20:46

近年来,关于台积电先进封装的报道越来越多,在这篇文章里,我们基于台积电Douglas Yu早前的一个题为《TSMC packaging technologies for chiplets and 3D》的演讲,给大家提供关于这家晶圆厂巨头在封装方面的的全面解读。为了读者易于理解,在演讲内容的基础上做了部分补充。

本文首先从Douglas Yu演讲目录开始,然后是各项详细的内容。首先,简单地叙述半导体产业迎来了转折点,然后进入本论部分,即TSMC的先进的封装技术。具体如下,被称为“3D Fabric”的2.5/3D的集成化技术、System scale up和封装内部的互相连接的scale down。

其次,再进入第二项本论一一集成不同类型元件的新封装技术。具体而言,解释先进的放热技术、硅光电子(Silicon  Photonics)的集成化技术。文章的为汇总部分。

被TSMC称为“3D Fabric”的2.5/3D集成化技术由Front-end(FE 3D) 和Back-end(BE 3D)两处工程构成。Front-end(FE 3D)是一种堆叠硅芯片(Silicon Die)后并相互连接的工艺技术。有多种


分类,如将采用不同代际技术生产的硅芯片(Silicon Die)连接起来的技术、把硅芯片(Silicon Die)与其他材质的Die搭载于同一块基板上的技术等。

Back-end(BE 3D)是一种高密度地把多个硅芯片(Silicon Die)连接起来的同时,再与封装基板连接的技术。之前,TSMC开发了用于智能手机的封装技术“InFO(Integrated Fan-Out,集成扇出型)”和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封装技术“CoWoS(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,晶圆级封装)”。二者都具有丰富的量产实绩。

Front-end的SoIC有两种技术,其一为“CoW(Chip on Wafer)”,即一种在硅晶圆(Silicon Wafer)上堆叠芯片(Die)的技术;其二为“WoW(Wafer on Wafer)”,即一种将多片芯片(Silicon Wafer)堆叠起来的技术。此处需要注意的是,SoIC并不是一种将电气信号和电源系统等与外部(封装外部)连接的技术。通过与Back-end的3D Fabric或者传统的封装技术相结合,来实现半导体封装。

就Back-end的“InFO(Integrated Fan-Out,集成扇出型)”而言,它利用线路重布层(RDL:Redistribution Layer,一种将硅芯片(Silicon Die)的输入/输出电极引到外部的排线层)和外部电极(焊锡 Bump)实现高集成度的封装技术(InFO的概要将会在后续文章种进行介绍)。此外,还存在一种被称为“LSI(Local Silicon Interconnect)”的技术,即高密度地连接相邻芯片的技术。

“CoWoS(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,晶圆级封装)”是一种密集地放置硅芯片(Silicon Die)的高集成度封装技术。即在可形成精细的排线和电极的“中间基板(Interpoer)”上密集地放置多个硅芯片(Silicon Die)(CoWoS技术将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叙述)。“中间基板(Interpoer)”有硅和RDL两种选择项。

如上文所述,“3D Fabric”由Front-end(FE 3D)和Back-end(BE 3D)两种技术构成。Front-end(FE 3D)中有一种被称为“SoIC(System on Integrated Chips)”的、堆叠连接硅芯片(Silicon Die)的技术,这是一种可以支持“小芯片化”的技术。“小芯片化”指的是有意地将单颗芯片(Single Die)的系统LSI(SoC:System on a Chip)分割为多个芯片(Chiplet)的技术。这项技术才开始量产。

Back-end 3D(BE 3D)有两种将多个硅芯片(Silicon Die)高密度相互连接的技术。其一,用于智能手机的“InFO(Integrated Fan-Out,集成扇出型)”;其二,用于高性能计算机(HPC)的“CoWoS(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,晶圆级封装)”。二者都已拥有丰富的量产实绩。

Front-end 3D的SoIC大致分为两类。其一,利用多个制造代际技术迥异的小芯片(Silicon Die,Mini-die)来完成一个系统(相当于以往的System LSI),即Chiplet结构。可连接的“小芯片(Mini-die)”有各式各样,如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的N代际Mini-die、N-1代际的Mini-die、以及N-2代际的Mini-die等等。

其二,利用工艺技术迥异的多个硅芯片(Silicon Die)组成一个模组(Module),即异构结构(Heterogeneous)。比方说,将利用逻辑半导体工艺生产的硅芯片(Silicon Die)和利用存储半导体工艺技术生产的硅芯片(Silicon Die)组合起来。

从“CMOS”转为”CSYS”

就以往的半导体研发技术而言,技术每进步一个代际,单个硅芯片(Silicon Die,或者称为Single Chip)上搭载的晶体管数量大约增加两倍。反过来看,每代技术下,集成同样数量的晶体管所需要的硅面积却减少一半。其实现的前提如下,即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线路埋入CMOS的单个芯片(Sigle Die)里,即所谓的“单芯片(Monolithic)集成的较大化”。

但是,就当下先进的7纳米、5纳米代际的CMOS生产而言,将利用不同代际技术生产的多个芯片(Die)组合起来、构成一个系统的做法正在成为解决方案。TSMC把这项解决方案称为“CSYS(Complementary Systems, SoCs and Chiplets integration”。

组成一个系统的半导体技术事例。

(a)是传统的系统LSI(SoC),在单颗芯片(Sigle Die)上实现大规模的线路。

(b)为在逻辑芯片(Logic Die)上堆叠逻辑芯片(Logic Die)(或者存储芯片)的事例(SoIC)。

(c)为水平放置逻辑芯片(Logic Die)(或者存储芯片)的事例。

(d)为在(c)的基础上,堆叠传感器芯片(Sensor Die)、高电压线路(HV)、逻辑芯片(Logic Die)(或者存储芯片)的SoIC事例。

以往,人们不会把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硅芯片(Silicon Die)汇集在一起,而是把采用相同工艺技术生产的硅芯片(Silicon Die)封装在一起,且人们认为这有利于降低整体的成本。但是,就7纳米、5纳米等尖端的技术工艺而言,逻辑半导体的微缩化使成本不断增加,同时,难以实现微缩化的线路区块(Block)越来越多。

于是,微缩化的优势仅存在于大型的线路区块(Block)中,而采用尖端工艺变得越来越普遍。相反,将多个芯片(Die)以2.5/3D的形式连接起来的集成技术(即先进封装技术)的比重越来越大。更准确地说,要实现先进系统的研发,先进的封装技术是极其重要的。


近期浏览:

相关产品

相关新闻